2015年,磴口縣編制了《巴彥淖爾磴口烏蘭布和沙漠百萬千瓦沙地治理太陽能發電基地規劃》。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光伏治沙項目的建設,結合自身地域優勢特點,利用沙水合一的優勢,將光伏發電與生態治理有機地結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共贏。
經過幾年的發展,磴口縣在光伏治沙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止目前,已經有神舟航天、國電投、國電、國華、鑫盛、協鑫、陽泰共8家企業建成光伏發電站370MW。已建成光伏項目年平均利用小時達1700h,發電效益非常明顯。同時結合沙漠治理,通過種植甘草、歐李、油用牡丹、優質牧草等,畝均純收入可達到4000元以上。光伏+沙漠治理的模式同時將光伏發電和林業、牧業相結合,實現板上發電、板間種植牧草及灌木經濟林、板下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光伏治沙項目區內,通過降低風速、減輕干熱風的危害、調節氣溫,提高空氣相對濕度,大幅增加綠地覆蓋面積,實現防風固沙、水土平衡,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目標。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磴口縣光伏+沙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的模式得到了自治區和國家的高度肯定,成為全國多項新能源與生態協同發展試點。
2018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巴彥淖爾市烏蘭布和沙漠確定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巴彥淖爾市編制完成了《巴彥淖爾市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規劃》,并在國家林草局進行了備案。
2020年,巴彥淖爾市提出了在烏蘭布和沙漠安設林草光國家荒漠化防治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的發展目標,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將示范區內的林光草互補項目作為“十四五”期間重點項目。
2020年,國家生態環境部將巴彥淖爾市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區列為國家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的新征程,在新的歷史交匯點,磴口縣積極行動,深入貫徹黃河流域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氣候大會和2020年氣候雄心峰會上向全世界做出的碳減排承諾。委托國家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黃河流域磴口縣光伏+沙產業生態協同發展創新示范基地總體規劃》《磴口縣千萬千瓦級光伏治黃治沙基地項目規劃》《磴口縣新能源電力外送規劃》。規劃建設30萬畝光伏+沙產業生態協同發展創新示范基地。主要通過大資本投入、大企業建設、高科技支撐、系統化運作、智慧化管理的模式,以光伏、光熱項目為支撐,生態農牧業為主體,實現光伏治沙,綠色展的目的。把烏蘭布和沙漠建成世界荒漠化治理的窗口區和樣板區,爭取2022年承辦聯合國沙漠大會,向全球宣傳磴口縣沙漠治理和生態修復經驗,讓世界了解中國烏蘭布和沙漠的治理成效。
內蒙古鳳妮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發展新能源,阻碳為己任,倡導全新的新能源,生命的新能源,科技的新能源,綠色的新能源為理念的公司,注冊資金7.77億元?!傍P妮山”是公司董事長陳氏祖山,此山形如鳳凰,栩栩如生,故名鳳妮山。鳳妮山以清朝宰相、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兵部尚書、太子太傅陳文肅公(名大受)而出名。
聯系人:寧女士
手機:13847268920
郵箱:3054538423@qq.com
網址:www.hf377.com
地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萬佳城小區S6棟
![]() |
![]() |
手機查看 | 微信咨詢 |